近年来,息县检察院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法治思想,贯彻最高检“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”的基本价值追求,紧扣新时代刑事检察职能定位,以检察管理现代化促进司法办案规范化,创新实施“一二三”工作法,系统构建质量保障体系,优化办案运行机制,聚焦核心工作目标,压实责任、细化措施、凝聚合力,逐渐完备刑事检察制度体系,推动办案质效全方面提升,为维护司法公正、服务经济社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提供坚实检察保障。
案件质量是检察工作的生命线。该院围绕“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”目标,整合资源力量,构建分管领导牵头、检委会把关、综合部门负责、各业务部门落实的全方位案件质量保障体系,形成上下联动、左右协同、全程管控的质量治理格局。
设立专职“质检员”,实现动态监控全覆盖。各业务部门指定一名检察官或助理担任专职“质检员”。“质检员”每日巡查案件进度,定期查阅案卷,对苗头性、倾向性问题建立台账,明确整改责任与时限,实行“发现—提醒—整改—销号”闭环管理。针对普遍的问题,通过现场指导、集中培训及时纠偏,做到早发现、早整改,确保流程监控无死角。
设置三重“过滤网”,强化案件评查实效。建立承办人自查、专人复查、部门交叉评查的三重评查机制,形成递进式质量审核链条。案件办结后,首先承办人围绕事实认定、证据采信、法律适用、文书制作等方面开展自查;随后由综合业务部门骨干复查,核查问题整改情况;最后组织跨部门交叉评查,深入挖掘深层次问题,提出针对性意见,确保案件经得起检验。
用好考核“指挥棒”,倒逼能力提升。将评查结果与绩效考核、等级晋升、员额管理和评优评先等挂钩,建立激励约束机制。对质量优秀的承办人予以加分奖励,优先推荐评优晋升;对问题较多的进行约谈通报,督促整改并纳入后续考核;对造成重大质量上的问题的依规追责。通过发挥考核导向作用,增强检察官的质量意识、责任意识和精品意识,推动形成以评促改、以评促优的良性循环。
该院创新工作机制,优化繁简分流与轮案分配机制,推动简案快办、繁案精办,实现司法资源合理配置,有效提升办案效率。
制定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,科学界定简案与繁案。正面清单聚焦常见、简单、争议不大的轻刑案件,适用理程序,推行集中受理、集中审查、集中起诉,简化文书、压缩周期,实现快办快结。负面清单针对案情复杂、影响重大、争议较多的案件,由业务骨干组成专门团队精细化办理,确保质量与深度。通过清单化管理,避免繁简混淆,提升司法资源配置效率。
优化轮案分配机制,促进均衡办案。案管部门与刑检部门协同,根据人员专业特长、能力经验、工作负荷等因素,科学组建专业化办案团队。重大疑难、新类型及特定类型案件指定固定团队办理,普通案件由各团队按比例轮案。案管部门动态监测办案进度与负荷,及时作出调整轮案比例,避免忙闲不均。同时建立团队协作机制,加强经验交流与互助补位,提升整体办案效能,缩短办案周期,提高审结率。今年以来,一审公诉案件审结率为89.42%,同比下降6.55%。
该院坚持政治效果、社会效果、法律效果相统一,瞄准以精准监督维护司法公正、以典型案例引领法治实践、以特色品牌展现检察担当三个目标,不断的提高司法公信力。
围绕法律监督主责主业,建立全流程监督闭环机制。加强立案与侦查活动监督,通过提前介入、审查把关和跟踪监督,及时有效地发现和纠正违法问题。深化“两项监督”,推动由被动审查向主动监督转变,通过类案梳理和专项监督提升实效。加强审判监督,关注量刑失衡和程序违反法律,推动个案纠错向类案治理延伸,通过检察建议、专项调研促进审判规范。建立监督线索台账,明确责任与时限,确保监督事项落实到位。2025年以来,监督立案、监督撤案、纠正漏捕漏诉等核心指标无空白项,未出现捕后不诉、捕后轻免刑等情况。
成立典型案例领导小组,构建“筛选—打磨—审核—推广”全流程培育机制。围绕法律适用难点、社会热点和新型犯罪,筛选具有典型意义的种子案件,通过专案研讨、庭审观摩、专家论证深入挖掘法治价值,精心撰写案例文书。积极争取上级指导,推动案例入选更高层级案例库,发挥“办理一案、治理一片”的示范作用,提升检察影响力。
立足本地实际,紧扣上级部署,坚持小切口、深挖掘、精打造的品牌创建思路,打造小而精、专而强的检察品牌。围绕群众关切和社会治理需求,选准工作切入点,明确品牌定位,细化措施、强化宣传,推动品牌与业务深层次地融合。积极争取各方支持,形成共建合力,以品牌建设提升检察工作社会认知度与影响力。聚焦反向审视工作打造的工作品牌获评2024年度全市检察机关信检品牌,围绕智力残障妇女保护工作打造的“护翼计划”品牌获县人大支持肯定。
息县检察院相关负责这个的人说,将不断总结经验、优化举措,以更高标准、更实行动提升刑事检察工作质效,为平安息县、法治息县建设贡献力量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加多
销售热线:13555854355 13478287278
座机:024-28419715
公司地址:沈阳市沈河区高官台53号
